第229章 风雪护村(1 / 2)

“华哥……”苏洛颜冲到李少华面前,气息未匀便急急开口,怀里还紧紧抱着子琰。

小家伙裹在绣着虎头的棉斗篷里,小脑袋靠在她肩头。

还没弄清发生了什么,只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向前方。

“我心都要跳出来了!你有没有碰到哪里,疼不疼?”苏洛颜一边问,一边上下打量,眼眶都红了一圈。

“爹爹……抱。”子琰似伸出小手,抓了抓李少华的衣角,奶声奶气地喊。

李少华伸手抱过子琰,对苏落颜笑了笑:“我没事,一点没伤着。你看,好好的。”

苏洛颜将脸颊轻轻贴了贴子琰的额头,低语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

三日后,天光未明,雪意仍浓。

城门在晨雾与飞雪间缓缓洞开,仿佛一张沉默的巨口,吐纳着寒意。

太子一行启程,马蹄踏破积雪,发出细碎而清冷的声响,如更漏滴落时光深处。

50余辆双驾毡车首尾相接,如同一条蛰伏于雪地的玄色巨蟒。

车辕上箱笼堆积如山,俱以厚实油布严密覆盖,又以粗韧麻绳一道道捆扎结实。

押运之人,约莫百余名。

皆作寻常仆役打扮,身着灰扑扑的棉袍,头戴遮风毡帽。

但站姿笔挺如松,步伐整齐划一,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铁血肃杀之气。

李少华立于风雪中,目送车队远去,直至消失在官道尽头。

转身,踏雪而归。

宅院深处,暖意融融。

檐下红灯笼在雪中轻摇,映得庭院如笼薄霞。

推门而入,一股暖香扑面而来。

是炭火煨着的桂圆红枣粥的甜香,混着新蒸点心的麦芽香,还有苏落颜身上那缕熟悉的兰麝之气。

一张紫檀雕花圆桌,铺着绣有缠枝莲纹的素绢。

上置青瓷细碗,银箸玉勺,俱是精工细作。

文火熬了两个时辰的鹅黄粟米粥,米粒开花,油光微泛。

旁边一碟翡翠白玉饺,皮薄如纸,内里碧绿菜心与嫩白豆腐若隐若现。

另有蜜渍桂花糕、酥炸南瓜盒、酱香卤牛腱,几样小菜清雅爽口。

一壶雪顶含翠茶,热气袅袅,如春山初醒。

子琰已坐在小凳上,穿着一身葱绿棉袄,小脸圆润,眼睛亮晶晶的。

见李少华进来,立马咧嘴笑:“爹爹!”

声音清脆如铃,带着孩童独有的甜糯。

他伸出小手,指着那碟翡翠饺:“娘说,这是爹爹最爱吃的,我都没动。”

苏落颜抬眸,见李少华肩头落雪,起身替他拂去。

一家三口围坐,静谧而温馨。

子琰低头小口喝粥,嘴角沾了米粒,苏洛颜笑着用手帕擦拭。

李少华夹起一个饺子,轻咬一口。

菜汁微溢,清香满口。

他忽然觉得,这碗粥,这缕香,这声“爹爹”,比任何荣华富贵都来得真实而厚重。

门外脚步声起,下人匆匆来报:“少爷,乌柳村的秦员外到了,正在门房候着,说有急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