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投降派(2 / 2)

无双帝业 梦想是泡沫 2214 字 3个月前

枢密使贺方在收到季新的劝降信之后,果断选择献城投降。

这是周廷自抗倭以来,投降的最高官员。

枢密使,是能在朝堂之上,与宰相一争权柄的人物。

就这样毫无气节的投降了。

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周廷都震动了。

各路周军的士气遭受重创,人心浮动。

悲观的情绪,蔓延、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尽管自各地派遣而来的勤王军队,陆续抵达建康。

可依然未能给周廷、百姓带来底气。

在长江上击败倭军的董宝,因朝廷命令,选择强攻三沙岛。

庞道之劝阻无果,仰天长叹一声,率领心腹百人,最终离开了董宝的建康水师。

一个执迷不悟的统军大将,根本不值得他庞道之浪费时间。

想要抗击倭军,拯救汉人山河。

周廷是指望不上了。

他必须在各路军阀中,选一个最可靠的投奔。

放眼大周,目前有这个实力的人。

除了王焱,再无更好的选择。

他经略西南,不过数载,已然发展成了割据一方的大军阀。

大理、安南等区域强国,皆败其手。

倭军也在他的手里,没有讨得半点便宜。

如果能劝王焱在广西的北海,开设船厂,建造战船,发展海军。

未来才能抗衡倭军。

否则无海军抗衡倭国海师,丧失制海权,仅靠步军,是永远无法摆脱倭国带来的压制。

怀揣着坚定信念,庞道之毅然决然,前往西南。

而失去庞道之辅助的董宝。

在强攻三沙岛时,遭遇倭军的强势反击。

并且有大批倭国海军战舰赶来增援。

建康水师的战船,仅适合江河流域作战,在出海口这种较为开阔的海面,瞬间就失去了应有的优势。

双方战船放在一起,都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倭国海军仅凭冲撞,就将建康水师碾压的体无完肤。

无数建康水师战船在海面倾覆,建康水军将士纵然水性再好,在这茫茫海面,也无法生存,最终落得个葬身鱼腹的下场。

不到一个时辰,建康水师大败而逃。

一万多建康水军士卒,死伤多半。

董宝深知此战战败,朝廷必定追责。

于是果断投降。

成为继贺方之后,又一位投降的周廷高官。

接连两位周廷大员因战败而降,对周廷上下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

建康内的百姓、士绅对周廷能否抗击倭军,守护建康,产生了强烈的质疑。

尤其是建康水师惨败之后,周廷彻底丧失对长江的控制权。

没有了水军,倭军可沿长江溯流而上,直插川蜀腹地。

整个大周的经济枢纽,都将被倭军所掌控。

襄樊、两淮等地处长江以北的周土,随时都将与江南失去联系。

柴旭对贺方、董宝的投降大为恼火,下令逮捕二人在京的家眷。

并在午门外斩首示众,威慑其他在外带兵的将领。

此举遭到了何敬之、庞美等人的劝阻。

“官家,贺方和董宝虽然投降,但实属无奈,若是斩杀他们的家眷,必然会令他们全力配合倭军,进攻我建康。

可如果将他们的家眷捏在手上,便可令他们投鼠忌器,不敢真的替倭军卖命,说不定还能在关键时刻,劝说他们反水,与我军里应外合,共讨倭军!”

马德忠斥责二人道:“此举实属大荒谬,身为周臣,当有为国尽忠之精神,如果今日放过贺方、董宝的家人,来日就会有更多人效仿二人投敌而无后顾之忧!

只有斩杀二人的家眷,才可震慑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