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梅江县(1 / 2)

警界噬罪系统 上西江 2139 字 12小时前

房局对沈韶华是越来越器重了。

从韶华在光明市一大队破获连环杀人案起,他就有心把这个能力出众、心思缜密的年轻人记在了心里。

现在看到韶华渐渐的绽开光芒,他也想把好友这个外甥女好好往上推推。

这次临水村命案告破后,如此清晰毫无运气作祟的案子,让房局更是没犹豫,连夜整理好沈韶华的立功材料和晋升申请。

本来也就没想着让韶华直接能出圈。就是提前曝光一下而已。

只是没想到出了意外了。

三个月的一天,房局就收到了上面给下达的文件。要让沈韶华去梅江县公安局担任副局长,接李红梅的班。

调任书来的猝不及防,谁也没想到,材料刚递上去没多久,梅江县那边就出了岔子啊。

人事处的电话跟着打了过来,语气里满是无奈:“房局,沈韶华同志的提拔申请暂时得压一压,梅江县那边……出大事了。”

梅江县,这个东远市下辖的县城,素来是出了名的“老大难”。

用句不太恰当的美式表达方式形容,就是当地人口中隐晦提及的“罪恶之都”。

这一切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源于几十年前的历史遗留问题。

早年间这里因地处三省交界,又挨着梅江河,交通便利,成了走私、赌博等黑恶势力的“避风港”。

后来虽经多次整治,却因各方利益交织,形成了一种畸形的“默契”。

这种默契,是国家公职人员与当地黑势力之间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你可以派人来任职、开展工作,我也可以继续在暗地里“做生意”、

但底线是要保持“明面上的太平”。

黑势力作恶必须藏在暗处,不能闹出血案或重大事件,一旦被警方抓住现行,那就是真的玩完,没人会保你。算你倒霉。

只要他们不闹到明面上来,就够不到反恐的地步,警察也会依法行事,靠自己本事慢慢治理。这就是梅江县的潜规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久而久之,这里的黑势力渐渐“洗白”,很多头目隐在普通民众之中,有的开起了正当生意的工厂,有的成了当地“知名企业家”。

只是这只是表面上的风风光光,背地里却依旧操控着灰色产业链。

想要彻底清理,不仅需要雷霆手段,更得有抽丝剥茧的耐心和本事。

时间一长,各种阴暗面像是找到了温床,下意识地集聚在这片土地上。

普通民众也早已习惯了在灰色地带生活,对官方的信任度并不高。他们见过太多“来了又走”的干部,也见过太多“雷声大、雨点小”的整治行动。

久而久之,便学会了“不掺和、不指望”。游走在灰色地带,形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前几年国家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时,梅江县就被列为重点关照地区之一,甚至从京都直接调去了一个由李红梅、陈建州、张伟强等人组成的特别小组,就是想彻底扭转当地的治安局面。

如今梅江县公安局的领导班子共七人。

分别是:

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红梅主持全局工作,统筹县域警务战略规划与重大案件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