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拜访炼器房吴学徒,帮修法器换助力(1 / 2)

第31章:拜访炼器房吴学徒,帮修法器换助力

夜深人静,月光透过窗棂,在苏纤纤的桌案上投下一小块清冷的白。

她没有睡,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则牢牢锁定在脑海中那块倒计时的光幕上。

【一阶上品灵剑‘青锋’拼团,剩余时间:6天21时辰。】

时间像悬在头顶的铡刀,一分一秒地落下。

赵虎的孤立策略,比她想象中更有效。它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她与外门绝大多数弟子隔绝开来。在这张网里,她是异类,是麻烦的源头。想在其中找到四个愿意伸出援手的人,难度不亚于让她现在去单挑赵虎。

但苏纤纤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坐以待毙”四个字。

她将下午从藏书阁拓印下来的杂记玉简摊开,上面是她用朱砂笔做的密密麻麻的标记。整个外门的人际关系、势力分布、关键人物的性格癖好,被她梳理成一张初步的关系网。

既然“广撒网”的群众路线被堵死了,那就只能走“精准打击”的精英路线。

她的手指,最终点在了其中一条记录上。

“炼器房,学徒,吴勉。炼气三层,性孤僻,不善言辞,痴迷于炼器之术,常为修复低阶法器而烦恼,居所与工坊几乎一体。”

一个孤僻的人,意味着他大概率游离于赵虎构建的那个小圈子之外,不会被流言蜚语影响。

一个痴迷技术的人,往往思想更单纯,只要能用他认可的方式打动他,就容易建立起最直接的利益交换关系。

这,就是她的第一个目标。

第二天一早,苏纤纤没有去学堂,而是直接绕道,走向了位于外门西侧的炼器房。

还未走近,一股混杂着煤烟、铁腥和高温的燥热空气便扑面而来。紧接着,便是“叮叮当当”不绝于耳的捶打声,仿佛一曲永不停歇的钢铁交响乐。

炼器房是一座巨大的石砌建筑,墙壁被熏得漆黑,只有一个巨大的拱门充当入口。苏纤纤走进去,感觉像是踏入了另一个世界。

热浪滚滚,火星四溅。十几个赤着上身的壮汉正挥舞着巨锤,奋力捶打着锻造台上烧得通红的铁胚。每一次捶落,都爆开一团绚烂的火花,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

这里的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没人有闲心多看她这个新面孔一眼。

苏纤纤小心地避开地上的铁料和飞溅的火星,按照杂记中的描述,穿过喧嚣的主锻造区,走向后面一排相对安静的小型工坊。

在一处偏僻的角落,她找到了目标。

一个独立的、只有一人大小的工坊里,一个身形清瘦的青年正弓着背,趴在工作台上。他就是吴勉。

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面前的一面破损的龟甲盾上。那盾牌上有一道明显的裂痕,他似乎刚刚用某种材料将其填补,此刻正拿着一块粗糙的磨石,用力地打磨着修复处。

他的眉头拧成一个疙瘩,嘴里念念有词,全是些对材料和工具的抱怨。磨石与盾牌接触,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可他越是打磨,那修补的痕迹就越是明显,与盾牌原本光滑的表面格格不入。

“不对,不对!这光泽度怎么都上不去!”吴勉烦躁地抓了抓本就乱糟糟的头发,将磨石往旁边一丢,发出“砰”的一声。

苏纤纤没有立刻上前,她安静地在门口看了一会儿。

她不懂炼器,但她懂人心。也懂一些前世从老木匠爷爷那里耳濡目染来的、关于“打磨”的门道。

吴勉的问题,不在技术,而在心境。他太急了。

她调整了一下脸上的表情,换上一个带着几分好奇和崇拜的微笑,这才轻轻敲了敲门框。

“笃笃。”

吴勉猛地回头,眼神警惕又烦躁,像一只被打扰了清梦的猫。“谁?有事?”

“吴师兄好。”苏纤纤躬身行了一礼,声音清甜,“弟子路过,看到师兄这里的炉火与众不同,一时好奇,不知是否打扰到师兄了?”

吴勉上下打量了她一眼,一个炼气二层的小丫头,还是个生面孔。他没什么兴趣,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没什么好看的,去别处吧,我忙着呢。”

“师兄是在为这面盾牌的抛光烦恼吗?”苏纤纤没有走,反而往前一步,目光落在那面龟甲盾上。

吴勉的动作一顿,眉头皱得更深了:“你懂?”

“弟子不懂炼器,只是以前在家乡时,见过老师傅打磨玉器。”苏纤纤不急不缓地说道,“他们说,越是到了最后收尾的功夫,越是急不得。需用最细的沙,最柔的布,最轻的力道,一遍遍地磨,才能磨出‘水头’来。”

她这番话说得外行,却恰好点在了吴勉的痛处。他用的磨石颗粒太粗,力道又猛,只求速度,结果自然是欲速则不达,在盾牌表面留下了无数细微的划痕,光泽自然不匀。

吴勉沉默了,他盯着那面盾牌,又抬头看了看苏纤纤。眼前这个小师妹,眼神清澈,不像是在说谎,也不像是在嘲讽他。

“说得轻巧。”他闷闷地回了一句,“我哪有功夫去弄什么细沙柔布,管事催得紧,下午就要交货。”

机会来了。

“师兄若不嫌弃,可否让弟子试试?”苏纤纤的笑容里透着一股自信,“弟子手巧,保证不给您添乱,还能帮您省下不少时间。”

吴勉将信将疑地看着她。让她一个外行来碰自己好不容易才修好的法器?可看看时间,再看看这怎么都磨不平的痕迹,他心里那股焦躁又涌了上来。

“弄坏了,你赔不起。”他最后还是松了口,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弄坏了,弟子任凭师兄处置。”苏纤纤立刻应下。

她走到工作台前,没有去碰那些粗糙的磨石,而是在吴勉的工具堆里翻找起来。很快,她找到了一块废弃的、质地非常细腻的青火石,又向吴勉要了一块裁剪剩下的鹿皮。

她将青火石在一块铁板上研磨,磨出极为细腻的石粉,倒在鹿皮上。

“师兄,可否借一滴灵水?”

吴勉递给她一个水囊。苏纤纤小心地滴了一滴水在石粉上,将其调和成糊状,然后才用鹿皮蘸着,轻轻地、以画圈的方式,在那道修复的疤痕上缓缓打磨起来。

她的动作很轻,很慢,与吴勉方才的急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