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的螺旋桨刚停稳,林晓宁就发现机身沾着片奇怪的羽毛。
灰扑扑的羽圈白边,她用镊子夹起来对着光看,指尖在羽轴上轻轻摩挲:“这是藏雪鸡的羽毛,羽管里有微型传感器的信号残留。”
何颂正往保温壶里倒热水,闻言侧头时,蒸汽在他睫毛上凝成细珠:“传感器?”
他递过搪瓷杯的动作顿了顿,杯耳特意转到她顺手的方向,“你是说……”
“军理工的野外生存训练课,我们做过动物追踪实验。”
林晓宁把羽毛放进证物袋,笔尖在标签上飞快记录,“给雪鸡佩戴过微型定位器,这种羽管结构能减少信号衰减。”
她忽然笑了笑,“当时为了回收设备,在雪地里追了三只才成功,回来被教官罚抄设备手册。”
何颂接过她递来的放大镜,看着羽管上几不可见的金属触点,忽然想起她简历里“参与过军方野外通信项目”的备注。
他往自己的杯子里丢茶叶时,碧螺春的香气漫过来:“所以你一眼就认出它飞过针叶林?”
“羽根沾着的树脂,只有三号雪峰的红松才会分泌。”
林晓宁敲击键盘的动作轻快,调出的卫星地图上,红松林区被她用绿色线条标得格外清晰,“就像你能从无人机的飞行轨迹,看出我调整过尾翼角度。”
何颂的指尖在键盘边缘轻轻点着。
程序界面的配色方案是她惯用的湖蓝底白字。两人都没说话,只听见帐篷外融雪滴落的轻响。
她低头吹开水面的热气,忽然发现杯底沉着几粒枸杞。
好像她上次随口提过的“保温杯里不放枸杞怎么对得起她们熬过的日日夜夜”。
“数据分析完了?”何颂的目光落在她摊开的笔记本上,那里用红笔圈着组异常波动的气压值。
他拉过折叠椅坐下时,膝盖离她的靴子只有一拳距离,“我让算法组加了个滤波程序,你试试能不能平滑掉干扰。”
林晓宁敲击键盘的动作顿了顿。快捷键都和她的设置一模一样。
“你怎么知道我习惯这么调参数?”她忽然问,屏幕上跳动的曲线已经变得平稳。
何颂把茶杯往她那边推了推,碧螺春的香气漫过来:“上次看你改报告,鼠标总在那几个键上打转。”
他低头抿茶的动作里,藏着点不易察觉的笑意。
“无人机的续航测试,你想加几组极端温度数据?”何颂忽然翻到下一页报告,声音里带着刚睡醒的微哑。
林晓宁这才发现他眼下有淡淡的青黑,昨晚的测试日志显示他凌晨五点才休息。
“零下十五度到零上五度吧。”她在表格里填数据时,笔芯突然断了。
何颂递过来的铅笔削得极尖,笔杆上还缠着圈防滑胶。和她那支用了三年的笔一模一样。
“谢谢。”林晓宁接过笔的瞬间,窗外的阳光突然穿过云层,正照在两人交叠的手背上。
林晓宁低头写字时,耳尖悄悄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