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3章 思想教育(1 / 1)

勤劳不一定致富,但一定饿不死!

信念和理智,有时候听起来是像是相反的,需要辩论的话题一样,但也能合在一起来看,

人定胜天说的就是勇气去闯,人力有尽时可以看成自律和清醒,只有把他们合理的融在一起,那就是一种平衡,和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有着相同的理念。

当年我们的先辈们不都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和理智一步步的走过来的么,才有了现在的一切。

所以哪怕现在孙贼在面对这些先天残疾的孩子们束手无策,但是孙贼没有放弃对他们的治疗,孙贼相信自己,也相信社会的发展,

现在的他还年轻,用推拿的手法疏通不了的经脉,孙贼只会说自己的功力不够,并不会说他就直接放弃了对这些孩子们的治疗。

孙贼这一路走来,奉行的就是坚持和努力,

虽然很多人在现在的社会风气影响下,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一夜暴富的消息也逐渐开始展现了出来,

使得很多人都变得浮躁了起来,不愿意在相信勤劳致富这种话了。

其实这话并没有错,放在当下也是可以值得相信的,

但是就是很多人被那些一夜暴富的消息冲昏了头脑,开始不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努力就有回报这种话,

有一些人就开始天天幻想如何投机倒把,如何一夜暴富,这大概也就是当年为什么国家会打击投机倒把的原因了吧。

但是孙贼相信,孙贼不光相信而且也是这么坚持的,而且他不是盲目的相信,有的时候,很多话都是相反的,比如说尽兴书不如不读书,道理也就是这个道理,

勤劳致富这种话,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有能实现的人,而孙贼相信努力的人虽然不一定发财,但是一定饿不死。

但你要是躺在床上等着老天爷给你喂饭的话,除非天降横财,要不然真的会饿死人的。

同时孙贼也在职业培训学校那边也开展了义工活动,让学校里面刺头们,都来孤儿院这边帮工,

让他们看看,当一个孩子们被家里人放弃甚至抛弃的时候,到底是是什么样子的,

这些刺头当中,其实很多人可以说是被孙贼用硬实力说服了,但是他们这些人对于自家的家长还是有埋怨的,

那么孙贼就要让他们清楚的认识道,如果没有被他们埋怨的家长给他们兜底的话,他们现在会过什么样的日子,或者说该过什么样子的生活。

随着一批批的刺头们被孙贼轮着安排去了孤儿院以后,孤儿院里面那些因为先天残疾等各式各样的理由被家人抛弃的孩子们,

让他们真正的见识到了,他们一旦被抛弃,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子的现实,

而且孙贼的思想教育课还没有完,孙贼通过老白向政府部门申请,市领导在得知孙贼的用意后,批准了他带着这些孩子们去参观了管教所,

借此也给他们说明了,那里面被关着的同龄人,为什么会被关着,为什么会失去自由,为什么会劳动改造。

可以说孙贼为这些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孩子们,都操碎了心,为那些被现实鞭打过的孤儿们,重新画了一个未来可期的画面,

让这些被保护的太好被宠坏了的孩子们,重新认识到了现实真实的一面,打碎了他们的幻想,让他们面对现实。

可以说这就是孙贼后半年在工作方向,而且甚至孙贼在工作之余,在十二月的时候,终于修正版了第一版的手稿,

他的拳术精要第一卷终于编辑完成了,修修改改了这么多年,终于让他修改出来了一版他认为的已经简化的不能在简化的传武讲解入门书籍。

他把编辑好的内容传给了武院那边,这是当初和武院说好的事情,武院那边将会对他的这本拳术精要进行二次修改,然后再以武术基础入门的的名义推行出版,

当然孙贼也可以自己发行,他自己也能发行个人修正版,就是说他自己编辑的版本,

换成一般人的话,发行一本书或许很难,但是谁让孙贼要钱有钱,要关系有关系呢,

对于孙贼来说,发行一本书简直不要太简单,当初陈燕妮就给他说过的,他编写的拳术精要可以全权交给陈燕妮来出版发行,

她甚至可以通过一些商业手段,把孙贼的这本书卖出个惊人的销量来。

这倒不是陈燕妮吹牛,主要是孙贼在香江和东南亚一带的名头着实响亮,可以说是一个格斗界的名人了,

而陈燕妮的想法就是把孙贼的书稿可以当做名人自传的回忆录的手法来卖,那必然会很受欢迎的。

毕竟名人自带影响力,就好比那些明星的一个签名一样,都能卖几千上万,那作为横扫小本子,东南亚格斗界的强者,孙贼的影响力就更不用怀疑了,

而且陈燕妮还给孙贼打包票,如果孙贼的这书出版了,那小本子那边的销量一定是惊人的,

别看小本子那边的武道被孙贼两次横扫,面子里子全掉地上了,但是一旦孙贼出书,

那边的武道甚至很多黑道中人都会抢着购买,作为一个强者,孙贼在那边武道甚至黑道们的心里排面还是很大的,

是让他们又爱又恨的存在,那边人的心里对待强者的心态就是这么拧巴。

陈燕妮这样的说法,使得孙贼差点都不想出版这书了,但是到最后孙贼还是决定要出版,不能说因为自己的书会被小本子那边的人购买,自己就不出版出来了,

自己的这本书明显还是传武启蒙的路数,而这些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其实也都有类似的书籍,所以也没有必要在藏着掖着了,

其实国家大了就有这点不好,很多在咱们这边看似普通的东西,甚至咱们自己都不在意了,但是在国外,尤其是咱们的几个邻国,传到他们那边都会当宝贝的,

很多东西在国内不受重视,但是小本子那边一旦感觉这是好东西,那必然会毫不客气的买断,如果能买断让别人不能用更好,这样一来的话,这些东西就是他们的了。

把好东西弄到他们自己的手里去,以后别人想要用的时候,再找他们来高价购买,这才是他们的一贯作风,

中医的药方不就是这么过去的么,在国内各地买断药方,然后回去改个名就成了他们的汉方汤剂,

他们宣称的汉方药剂源于中药,但是又和中药无关,属于独立发展,但其实很多配方不都是在国内一点点就这么买过去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