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线人(2 / 2)

这些年,她靠着给黑帮传递消息换钱,一边养活自己,一边资助替她抚养孩子的女人和那个女人的三个孩子。

两个在困境里挣扎的女人,用这种隐秘的方式互相取暖。

就连那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

沈韶华说,她给孩子安排了警察养父,钱瑶当场就说“今天起,我这条命就是你的了”。

严涛在名字旁重重写下“重点关注孩子安置”,字迹力透纸背。

他得亲自去确认孩子的生活状况,确保沈韶华的承诺落到实处,这不仅是对线人的交代,更是对他们警察身份的保证。

他的目光落在第三个名字上——陈默。

纸条上只简单写了“黑市信息源”。

其实沈韶华临走前还提了一嘴他的过往。陈默曾是明塔市小有名气的古董修复师,一双巧手能让破碎的青瓷重圆,让褪色的书画焕彩。

他修复的作品,还曾出现在省级别的文物展上,那只补过的宋代青瓷碗,釉色浑然一体,几乎看不出裂痕。

可三年前,妻子突发白血病,巨额的化疗费用像座大山压垮了这个文雅的男人。

黑市古董商找上门时,陈默攥着诊断书在修复台前沉默了整整一夜,台面上的瓷片散落一地,像他破碎的人生。

最终,他还是败给了“救妻子”的念头。

从此,他白天在自家小修复店里打磨瓷器,指尖沾满瓷粉。晚上则钻进黑市据点,为那些走私来的文物做“善后”。

妻子病情稳定后,他无数次想过自首,却被黑市握在手里的修复证据和家人的安全裹挟着,寸步难行。

严涛在陈默的名字旁画了个齿轮。这种技术型线人最缺的是“安全感”。沈韶华能说动他,想必是承诺了帮他销毁证据、彻底切割黑市关系。

严涛暗下决心,下次对接时要先把这些“后路”摆清楚,带着销毁证据的‘书面承诺’去见他,让陈默能真正放下顾虑。

把三个线人的情况梳理清楚,严涛将笔记本合上,又把那张皱巴巴的纸条小心翼翼地折成小块,放进贴身的警徽夹里。

冰凉的金属警徽贴着胸口,与纸条的温热形成鲜明对比,让他更觉肩上的责任。

这些藏在暗处的人,用自己的隐忍和勇气换来了线索,他不能辜负这份信任,更不能辜负沈韶华的托付。

回忆起不久前在招待所门口的场景,沈韶华隔着车窗冲他挥了挥手,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眼神却透着一股让人安心的笃定。

引擎发动,车子缓缓驶离,轮胎碾过地面的声音越来越远。

严涛站在原地挥手告别,直到车子的影子消失在路的尽头,才收回僵硬的手臂。

他低头摸了摸口袋里的警徽夹,心里充满了感激。

有了这三个可靠的线人,省厅打击黑市犯罪的工作一定能打开新局面。

而此刻车里的沈韶华,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树木和建筑,心里也松了口气。

能帮到严涛,也算是了了舅舅的一桩心事,更没辜负当年严涛在光明市对她的照顾。

她转头看向正在开车的余睿,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回去之后,先把手头积压的案子整理一下,尤其是之前案件的后续走访记录,咱们得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了。”

余睿点点头,握着方向盘的手更稳了,眼神坚定:“沈队放心,我早让下面的人就把积压的案子按优先级排好序了,回去就能给你汇报!”

车子一路向前,朝着光明市的方向驶去。